(声明:本文不含任何商业合作或商业植入)
今年格外惨烈。
网易暴力裁员刚过去,华为251又引发了全民讨论。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劳资纠纷,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最近游戏新知也了解到,单单2019年下半年,游戏公司和他们的前员工就有不少正在进行、接近尾声或刚尘埃落定的纠纷。在这些纠纷中,多数游戏公司站在强势的一方,对员工采取各种典型的或新意的逼退手段;也有的游戏公司想和平分手、依法处理,但员工并不想低调离开。
游戏公司辞退员工、员工反扑公司,留下了一地鸡毛。
游戏公司裁员操作指南
1.北京某端游大厂:必须有10%的人不能胜任工作
如何找个理由辞退员工是一门学问。多数的公司选择劝退,少数公司选择强力制造「员工无法胜任工作」的理由。
北京某端游大厂在2018年就曾启用过「361」绩效评估体系,其中的「1」表示绩效为C和D(不符岗位要求)的员工必须占到员工总数的10%。这个评估体系没有量化标准。
简单来说就是用「361」变相裁员。
2018年4月,一位绩效为C的员工被调去新项目组担任策划。调岗之后,2018年上半年的绩效考核中仍为「C」。大厂认为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
通过这种方式,大厂在2018年中裁了一波人。
此前,这家大厂一直温和待人。游戏新知了解到一个细节,大厂有个员工福利叫爱孝薪(给员工孝顺父母的钱),每个月会给员工发2000元的爱孝薪。
过往的温和,不妨碍裁员时的冷酷。
2.北京某游戏研发公司:经营困难,无需发工资
游戏行业寒冬依在持续,而这个「寒冬」还成为了一些游戏公司无需支付工资的理由。
今年年初,北京某游戏研发公司的十几名员工因工资被拖欠找了仲裁委员会。公司知悉之后,给这些员工发出解聘通知书。
连同解聘书一起送达员工的还有起诉通知。
该公司的起诉底气来自于自身的困难。游戏新知了解到,其提供的无需支付拖欠工资和解除赔偿金的理由是:
3.福建游戏推广公司:员工入职1个月,倒欠7万元
打工不一定能赚钱,有时候还需要倒贴。
2019年7月,福建某游戏推广公司找到一位前员工并告知其需支付公司7万元的赔偿金。这位前员工曾在该公司担任手游推广员一职,工作内容是伪装成玩家将其他渠道的玩家引到自家的游戏中进行充值消费。工作了1个多月的时间,这位员工主动辞职。
一周后,该公司获得某QQ玩家群的聊天截图,认为该员工泄露公司商业秘密——理由是里面含「这是游戏公司人找的拖和我聊天记录」等字句信息。要求员工赔偿2万保密违约金和5万追加赔偿金。
该员工得知赔偿金额高达7万后表示自己是一名刚毕业的学生,不知道有这样的严重后果。后续又强调没钱不赔。
游戏新知了解到,这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里「手游推广」的工资为2.5K-3.2K。赔偿金超过月薪的20倍。
4.某玩家平台公司:这52人不是我们的员工
杨华(化名)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他在一家游戏平台工作了12年的时间,想追讨工资和赔偿金,要先证明自己是该公司的员工。
2005年杨华入职了一家玩家游戏平台公司。该平台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办事处,杨华入职之后每天到办事处打卡,无需到公司的总部上班。
游戏新知了解到,该玩家平台是中国十大网络游戏运营商之一,号称有百万级玩家。平台也有涉及研发业务,在全国拥有6个研发工作室。
2017年因公司拖欠工资,杨华选择离职并追讨工资和赔偿金。公司则认为和杨华不存在劳动关系,也不了解他的工作模式。因为公司和杨华没有签劳动合同,也没有给杨华交社保。
杨华拿出以前的工资表、工作任务邮件(收发邮箱均含该公司工作邮箱后缀),公司也否认了资料的真实性;拿出的工资账单,公司只承认有款项往来,但不认可是支付工资。
在该公司,和杨华有一样遭遇的员工,还有51人。
不愿「低调」离开的前员工们
绝大多数案例中,都是公司站在强势地位。因为无论是从资本、时间和能量上来看,个人都不太可能是公司的对手。当然,也有个别员工能把公司变成「弱势群体」。
1.北京某公司手游负责人:游戏在封测,我们在跳槽
2017年10月,北京某游戏公司一款研发投入超4000万的手游上线封测。
几乎与此同时,该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撺掇手游的负责人、项目经理和主程等人离职加入另外一家游戏公司并给予了高额的入职奖励,上述人员均为重点竞业限制员工(竞业仅限于员工在职期间)。而后上述人员又反悔并退回奖励,不打算跳槽了。
半年之后,该手游项目负责人提出离职。
公司才发现,这名负责人在离职之前的一个月,其妻子已经成立了一家游戏公司——公司的招聘信息提到的创始人信息与该员工一致。当然,这种操作并不能当做是该员工违反竞业协议的证据。
最终,手游负责人仅需对在职期间和其他游戏公司签过合作协议负责,赔偿北京游戏公司8w。
而那款上线的手游在负责人离开之后就再无新消息。
2.成都某H5游戏工程师:我经济困难,公司应给经济补偿
去年,成都某棋牌游戏公司招了一名H5游戏服务器工程师。工程师2018年6月中入职,9月中提交了请假1个月的申请,依据是工程师体检时查出了一些问题,诊断书意见是「建议全休1月」。
1个月后,工程师没有回来上班。旷工7天之后,按照连续旷工3天即视为自动解除劳动关系的公司规章制度,2018年10月17日棋牌公司通知工程师解约并支付了赔偿金。
但工程师不乐意了,认为公司应该支付2018年11月-12月的医疗假工资、6个月医疗补偿费和1个月经济补偿。
凭什么?
工程师拿出了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余额手机截图,凭自己经济困难。
3.武汉某直播公司员工:签过竞业协议就该有限制赔偿金
提到竞业协议,这是公司留有的搞你的权利。但也有人在里面找到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武汉某游戏直播公司的一位员工入职时签了一份竞业协议,工作不到3个月的时间便提出了离职。而后,入职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新公司与前公司不存在竞业关系。
离职直播公司半年之后,该员工提出前公司应该给自己一笔竞业限制补偿金。
为了证明竞业协议无效,直播公司只能找各种资料来正面或侧面证明没有对该员工开启竞业限制,如写有「无需开启竞业限制」且该员工签过字的离职流程表。
一场拉锯超8年的战争
在这么多劳资纠纷中,有一件格外让人唏嘘。
2011年,刘山(化名)通过校招进入了北京某游戏大厂担任数值策划。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和竞业限制协议(限制期限为2年)。
6个月试用期快结束的时候,大厂认为刘山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由此两者开启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
1次仲裁加2次上法庭,均判定大厂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两者劳动关系恢复。
刘山的维权行为让大厂勃然大怒,采取了迂回打击战术——通知刘山待岗并每月支付4000元工资,直到合同期结束。
2014年8月,大厂给刘山邮寄了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并支付补偿金;2016年2月,大厂给刘山邮寄了免除竞业限制义务通知书。
此时,刘山已经毕业近5年的时间,期间大厂的主体公司已经两次更名、同期入职的同事工资已经涨过了1w,而他在恢复劳动关系后却没有真正上过一天班。
到现在这场拉锯战还在进行……
这个时候再回想起校招时,大厂为了吸收刘山所说的不要到其他公司应聘,显得格外滑稽。
往期文章: